如何用空間呈現一個抽象議題?
本週到松菸參觀建築系學生們的畢業展覽。
進到展覽會場,看到的是層層堆疊的模型,一個區間一個區間的隔開來,放置大家的心血結晶。
外行的我,或許無法百分之百呈現每個議題創作者所想呈現的意涵,不過透過紀錄,想讓大家知道我們生長的寶島,有著一群關心未來的年輕建築師。他們用作品告訴大家,建築不是人與人之間隔閡的場所,而是連結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的媒介。

grant-lemons-80424.jpg

銘傳建築

【失眠經濟 Insomnia Economy】
你有失眠的經驗嗎?那麼你曾經想過,人,為什麼會失眠嗎?
因為壓力?因為情緒?因為環境?
銘傳建築系的秦藝華,用建築思維思索著失眠與空間的連結,她用空間呈現一個個療育的場所,透過五感體現睡眠的各種形式。

P_20170617_153550_vHDR_Auto.jpg

P_20170617_153539_vHDR_Auto.jpg


 

《一方:與自己對話的睡眠儀式》

一方.jpg


一方是將睡眠視為一種儀式的空間,依照動線在一樓完成睡前的幾項動作,便到二樓上床睡覺休息。

個人獨立的空間,強調療育是與自我對話的過程。當我們強烈的想與外在世界接觸,拚命地證明自己、展現自我,卻在過程中逐漸忘了與自己對話,問自己想要什麼、為何而努力、為何而生活。個人獨立的空間看似與外界隔絕,卻是一個重新開始與人接觸的起點。當我們本身回歸自我、找尋自己、再次出發時,與人接觸會變得不迷惘、不茫然。

方形的建築,凸顯了儀式感,沿著方形的動線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彷彿將一件又一件的重擔放下後,所有憂愁與煩擾便一轟而散,安然入睡至天明。
 

《大眼睛:看見夜晚的真實》

P_20170617_153543_vHDR_Auto.jpg

睡不著的時候,看向窗外,一張又一張的大型看板與你四目相望。大型看板是都市中常見的標的物,有沒有想過,當一個大型看板的感覺是什麼?

都市中無法運用的空間,秦藝華用體驗轉移的方式呈現。

沿著樓梯,一層一層的爬著,如同思緒般,一層一層的堆疊。我想知道,當整個都市沉睡時,看到的會是什麼樣的風景?

是閃爍的燈光?迷人的夜景?抑或是沉迷於夜晚聲色的人們?

從大型看板中望出去,看到的,不是夜景、不是燈光、不是人們,而是一張張跟我一樣,無法入睡、疲憊的臉孔。

秦藝華:「都市療癒並非為解決所有問題而生,而是看清"現況"與"理想狀況"之間的差異,透過人與空間感知的對話使其失眠背後的原因得到紓解達到釋放壓力,理想自由的狀態。

 

【Urban Asylum For Depression】

隨著科技逐漸進步,Depression已成為類似於流感的一種常態,如何在都市中紓解Depression變成了一種社會議題。銘傳建築的蕭怡欣,不只將建築視為遮風避雨的場所,而是將建築視為一個治癒的個體。以往建築是一個被動式的設計,蕭宜欣在不影響日常生活、不脫離社會的前提下,運用無形的元素:氣流、溫度、濕度、光、聲音,營造主動式沉浸式的治療空間。

這樣的設計方式相當有趣,你可以想像你所居住的房子,就是你的心理醫生;而房子中所有看不到的元素,是醫生開的處方簽。當你起床,感受到的氣流、光線,都在治癒你的身心。從建築透入的光線、透過牆壁感受到的溫度,以及透過空氣傳入的聲音,都竭盡所能讓你敞開心房。蕭宜欣用建築將所有無形的感知放大,舒緩Depression所造成的知覺失調,進而得到治癒的效果。

 

P_20170618_140057_vHDR_Auto.jpg

P_20170618_140027_vHDR_Auto.jpg

P_20170618_140038_vHDR_Auto.jpg

 

 ​成大建築

【等待與凝望 Being Mortal:Redefine our deathbed】

對於死亡,有些人選擇避而不談,有些人選擇過一天算一天,有些人選擇面對。或許,在面臨生命的最後關頭時,會開始回想,自己一生究竟做了什麼?之後再開始後悔並懊惱自己一生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過往。有人說在生命還未結束前的時間要好好反省自己的一生,做點好事、積點功德,來世才能享福報。成大建築的李珉認為,臨終前的時間,迎向的不是死亡,而是迎向第二人生。

P_20170618_150134_vHDR_Auto.jpg

自古以來,水便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民間也有當人前往另一個世界時,會喝孟婆湯、過奈何橋的說法,而流動的水更代表萬物生生不息的、源源不絕的意象。因此,李珉藉由水的其中一個集散地----公共澡堂,將所有分散社會各層的人們聚集起來,重回古羅馬時代將澡堂作為社交的場所,赤裸的以生物角度理解他人。

P_20170618_150145_vHDR_Auto.jpg

P_20170618_150156_vHDR_Auto.jpg

台南體育場隔著竹溪與崇孝塔(靈骨塔)相望,李珉以此處作為建築的基地,設計出臨終者面對時間的有限性,能感受溫度、光、水、影與氣體變化的空間。李珉希望在這樣的空間中,臨終者能安心卸除衣物的負累,將自己裸身交給水,重回自然、自由,回歸原始生物性最原始、最純粹的相互依託,才能真正的舒緩身心。

P_20170618_150206_vHDR_Auto.jpg

生命結束前的時間特別難熬,然而,如同一句名言所說:「結束是另一個開始。」真正的生命或許從一開始便不存在,只是透過肉體與靈魂長期顯現出人世間所謂生命的定義。如何延續所謂的生命已不是臨終前最重要的事情,如何一如往常有意義的生活,在臨終前將這所謂的生命定義出自己的價值,才是真正的不枉此生。

【大茅埔生活再造計畫 Mind The Gap】

我本身是學教育出身(雖然不務正業),因此對於教育、學校還蠻有感覺的。如何讓孩子在「學校」這個場所習得步入社會後的技能並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是身為教育者時時刻刻思考的問題。在台北,大多數的學校場所處於較為封閉的狀態,跟環境切割得太過清楚,有的學校好一點,多在戶外蓋一座生態池,讓學生在自然課做觀察。若要與環境結合的學校,可能要找私立學校或是非體制內的學校,體制內的學校實在不容易找。一方面或許與學校多被高樓大廈所圍繞,一方面或許也是家長跟老師的觀念所導致。當然,數年來教育的既定觀念是無法在短時間被輕易改變的,因為太過習慣於舊有的模式。儘管如此,透過成大建築陳冠廷的作品,可以窺見我所期待的與自然、人文結合的未來學校。

P_20170618_150406_vHDR_Auto.jpg

陳冠廷認為:「學校,不該只是孩子學習的場域,而是社區生活延伸的載體」,故而將大茅埔外圍的小學搬回鎮上的生活圈,利用小學本身具有的公共性帶動地方的活力,擴大孩子的學習範圍。孩子的學習不再侷限於課本,生活也不再局限於孩子與孩子、孩子與老師,而是擴大到整個社區與社會。學校成為與地方生活緊密連結的公共場域,成為一個具有生活想像與探索自我的多元載體。透過公共空間與社區活動增加不同族群互動的機會,使成人與老人參與到孩子們的課程,學校不再只是孩子的活動場域,而是社區生活的延伸。

P_20170618_150414_vHDR_Auto.jpg

P_20170618_150428_vHDR_Auto.jpg

其實,在科技還沒有這麼發達,建材、原料取得仍然單純、人心也相對純樸的時代,學校就是社區生活的延伸,是社區的一部分;但當科技逐漸發達、人心逐漸複雜的時代,如何讓學校成為社區的一部分,又讓孩子能在自然環境下安全學習,不因人為導致誘拐學童的悲劇發生,才是我覺得學校在這個時代轉型必須克服的難題。

P_20170618_150457_vHDR_Auto.jpg

 

這次去松菸看的只有銘傳跟成大的展覽,挑其中我最有共鳴的議題作介紹。由於不想只是照抄放在部落格,因此花了時間揣摩創作者的想法,加上我自己的個人觀點,導致這篇文章在展覽結束之後才生出來。

很多學校的建築系作品都很棒、很優秀(畢竟都是用健康的肝換來的心血),自己看了一圈展覽後對建築有不同的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們有空在六月初的時候可以到松菸走走,關心一下學生們的肝還健不健康.......不,是欣賞一下他們的作品,對建築的觀點會有所不同喔!

最後提醒一下,如果想往建築、設計之類的方向發展的莘莘學子,建議事前準備就是要好好愛護你的肝,讓你的肝能在唸四、五年後還能保持功能鍵全、能正常使用的狀態。

加油阿,建築系!加油啊,建築系的肝!

arrow
arrow

    千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